TOP榜写作榜手机小说

最近更新新书入库全部小说

315中文网 >> 汉末第一兵法家 >> 第七百三十章 军师所授,集智之策

第七百三十章 军师所授,集智之策

“当赏!”

“自然当赏!”

……

众士子大感受教。

另有,有木匠说阶梯可用树枝代替长木,此建言亦小,然利用大量无法利用的树枝,节省大量木料。

此是否当赏?

应当。

又有,有木匠建言说夜黑瞅不清楚,问能否加火。此又是一处不察。于是之后,军中调来大量柴草升起大量火堆,使匠营工地照的一片通明。有此一改,工速提升数成。

有木匠说刀斧不足,于是知匠营工具不足,此虽当时未解,但之后行军,特意沿途求购了许多木工用具,在随后的连绵战事中,这些早早备下的大量木工用具,发挥了重大作用。

木匠营乃军中极重要一营,也是李孟羲所领的第一营,也是他开始逐步管理实务的第一步。同样,正因义军底子薄,没有真正的军械匠人,也恰好因为李孟羲对木工作业不很了解,同样也不熟攻城器械的技术要点,因而便不得不依靠那些普通的木匠们。战争乃大事,生死存亡,又恐木匠们能力不够,当时李孟羲便只能想办法激励匠人们尽可能的提高工技。

结果,当时一夜仓促忙碌,在赏智之策的作用下,一夜之间,匠人们踊跃用智,一夜间建言了有益技术改进的重要建言多达三十余条。

结果便是,一群根本没造过攻城梯的普通木匠们,在工技连连改进了三十多次之后,造出了堪称精良的攻城梯械。

这第一个阶段的故事,李孟羲讲完了,他意味深长的问科举取试所取的一百个熟读经典的读书人们,“于当时,义军人不过千,匠之数十,且匠人中无有军匠一人,匠人之三十余建言,条条微忽寻常,几不似有用,亦似乎毫用也无。

然待究之,条条重大。

若无此三十余微忽寻常之言,若不用此微忽之言,若不曾集智,不曾激赏,匠人不曾踊跃,当时义军以千人之少攻数千贼人盘踞之城,差距如此悬殊,若无匠营众智,怎可大胜?”

“那,某问诸位,此赏智之法,此激赏之法,此集众智为用,群策群力之法,诸位可已懂得?”李孟羲目光扫过众士子。

他看向吏部司官秦束,问,“秦束,若是让你领众人开拓吏部架构,那,你该如何群策群力,又该如何集聚众智?”

秦束已完全听懂了李孟羲所言精义,他朝李孟羲拱手一礼,面色沉静,底气颇足模样,“按军师之法,关键一在以赏激智,二在集聚众智,三在集智为用,此三者前后相承,缺一而不能。

若依此法,我吏部,一当设赏智激励之制,二则当珍重众智,哪怕忽微之言,但有用,必集之记之,其三,但有用之建言,无论大小轻重,但能有用,必设法行之。

其四,诸人所建之言,但有用,必赏之。

其五,诸人不依官位尊卑大小,广纳贤言,便如军师所言,智者千虑,必有一失,而愚者千虑,必有一得,能尽用无论智愚之众人之智,则万事无疏。”

说完,秦束犹豫了下,他问,“军师,激赏之法,当以何赏之?”

李孟羲笑了,他知道,秦束这是担心手中无有资源,没办法施行激赏法。

手里都没东西,还激赏个锤子。

李孟羲想了想,便给秦束出了主意,“激赏之法,某以为,可有数种。

其一,物赏。但有建言者,赏以钱粮或是锦帛等物。

其二,诸人建言之累积,可为日后升迁之根据,智呈多者,先为拔擢。

某暂有此两法,你看如何?”

秦束闻言,连连点头,秦束更倾向于后一法,秦束乃读书人,他觉得拿三五斤粮食两块肉去作为赏智之物,有失斯文。

后一法,智慧频出者,慧高过人,待官职拔擢时,当先拔擢此人,很公道。

秦束毕竟不是李孟羲,而李孟羲也毕竟不是汉末人,李孟羲重实利,因而他更喜欢赏点粮食赏点肉什么的,这个方法用在匠营,用在战兵士卒们身上,好极了,但是现在开始有官僚体系了,这个奖赏方法不一定好。

幸而是,李孟羲很善于用人,他已经准备把吏部的事全丢给吏部自己人去处理,吏部首领,司官秦束,这人是汉末读书人,恰好,秦束倾向的奖赏方法,便也恰是读书人倾向的奖赏方法,这到底是幸运,还是高明决策下的必然,已不可而知。

李孟羲用群策群智的方法去收获智慧他用这个方法已经很久了,过程中也遇到了许多问题。

李孟羲便把相关问题一并告知秦束并所有士子。

诸多问题有,比如负责记录建言的人,会有可能把建言吞为己有。

而依高低架构,建言往上传递的架构,必然是小吏传大吏,大吏传高吏,最终从高吏这里,汇总到吏部总部。这过程中,贪功之事,必有。

秦束闻此,想了又想,觉得此中重大,问李孟羲有何良策。

“策为,举贤有功之法。

可令,但凡有高吏替下方之人上呈建言,若建言有用,则一赏下方之人,二赏代为上呈之高吏。

如此,以利为引,高吏代下属呈言,一可得下属人情,二可得实赏,两利皆得;而若是高吏倾吞,则高吏虽得赏,然则多承事败之风险。

此两者,一者人情实利皆得,一者得实利而无人情且增忧患,两相比较,高下分明。

以此之法,可大减贪吞之可能。”

秦束听完李孟羲所说对策,对李孟羲思虑之严谨,佩服不已。

之后,李孟羲把激赏法的更多相关告知,比如,奖赏之时,如果物资不够,可以先赏一斤粮食,其他九十九斤,以票据累存。

再有,激赏重时效,建言只要有用,能立赏最好。

李孟羲把心得全盘告知,秦束听得连连点头。

之后,李孟羲笑着对诸士子道,“某仗此法,短短半载,集万千人之智,短短半载,便大熟军政工法诸务。

然,某可用此法,诸位……怕是很难。”

秦束等士子忙问,难在何在。

李孟羲笑了,“难在写记也!半载之间,某日日写记,写记于布帛之上,待战了,记写之布帛,已堆了满满两车之多!”说着,李孟羲笑着摇了摇头,“此集智之法,众智繁多,需记亦多,若事事皆记,我一人,便用布帛两车之多,巨鹿多少人,多少吏员,岂不用布帛千万之巨?哪有那么多布帛竹简可用?”

“不过。诸位幸也!”李孟羲目露光彩,“我巨鹿造纸术业已大成,一日可造纸万千之巨,有此神技,可不受布帛竹简之限,一日事无巨细皆可记,哪怕记千言万言,亦可记也!”

喜欢汉末第一兵法家请大家收藏:(www.315zww.com)汉末第一兵法家315中文网更新速度全网最快。

汉末第一兵法家最新章节 - 汉末第一兵法家全文阅读 - 汉末第一兵法家txt下载 - 南宫我梦的全部小说 - 汉末第一兵法家 315中文网

猜你喜欢: 初唐房二传天官从红海行动开始的文娱大秦咸鱼养成,开局绑定少年嬴政崇祯:重征天下相魏三国之裴元庆传奇我在大宋贩卖焦虑庆余年水浒万金候锦衣春秋重生美国之富甲天下大夏状元郎鹰掠九天最强国防生煮酒点江山无良皇帝抗日之铁血智将纳妾记公子风流
完本推荐: 地中海霸主之路全文阅读国色生枭全文阅读执宰大明全文阅读抗日之最强战兵全文阅读最强特种兵之龙刺全文阅读抢救大明朝全文阅读特种兵之利刃全文阅读宰执天下全文阅读回到三国的特种狙击手全文阅读三国醉龙图全文阅读大魏能臣全文阅读龙啸大明全文阅读盛唐血刃全文阅读汉乡全文阅读初唐房二传全文阅读至尊特工全文阅读猎谍全文阅读三国之席卷天下全文阅读无限之军事基地全文阅读抗日之铁血战将全文阅读
同类新书: 新宋传明行漫记大明第一臣追逐元记乱武东晋明末:我行我上了啊!穿越三国:成为谪仙巨唐风华亮剑之老子是孔捷潜道风流大理断神都楚汉巨贾疾风志三国之我的战斗力只有五帝国崛起之东方圣人穿越战国之今川不息亮剑,开局砍翻坂田联队帝国纨绔小少爷逆局重开三国之在祀与戎

汉末第一兵法家最新章节手机版 - 汉末第一兵法家全文阅读手机版 - 汉末第一兵法家txt下载手机版 - 南宫我梦的全部小说 - 汉末第一兵法家 315中文网移动版 - 315中文网手机站